大公报业网免费收录优秀网站,为了共同发展免费收录需做上本站友情链接,我们才会审核收录,不做链接提交一律不审核,为了避免浪费时间:收录必看!!!

  • 收录网站:221
  • 快审网站:10
  • 待审网站:10
  • 文章:35510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 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文章来源:中国小康网 发布日期:2021-05-20 05:08:24 浏览:

密云水库的蓄水量20亿立方米是怎么来的?

昨天早上,密云水库蓄水量自2000年以来首次达到20亿立方米。

作为北京最大的地表水源地,密云水库蓄水量对保障北京市供水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。 近年来,本市通过调水、节水、保水,多方保障城市供水安全,密云水库减少供水量,严格保护蓄水、水质,涵养水源,为市民储备可靠的“水家底”。

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调水29.1亿立方米的南水进入北京

从1982年开始,密云水库停止向津冀供水,专门保障北京市民的生活用水。 从此,有京城“大水盘”的美称,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城市地区。

“从1999年开始华北地区进入干旱期,密云水库也出现了赤字。 ’密云水库管理处副主任胡明罡说,为了保障城市供水,蓄水量连续几年接近死亡水位。 在南水进入北京之前,北京人每喝三杯水就有一杯来自这里。

南水上京,是密云水库命运的转折点。

年末,长江水北上,取代当地水成为北京主力水源。 截至昨天,进入北京的南水达到29.1亿立方米。 密云水库终于“松了一口气”,供水量急剧减少,从去年的6.41亿立方米每年只能出库0.7亿立方米。 目前水库日平均出库量维持10万立方米的最低热备状态,累计减少出库水量超过10亿立方米。

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出库量减少,而且部分南水还保存在密云水库,保障供水安全。

密云水库西南、一水道净水流淌,两岸柳枝尚青,这里是112公里京密引水道的最末端。 密云水库九级泵站的最后一段——溪翁庄泵站静静地躺在山脚下,掀起水渠,将长江泵入水库。

在高10米以上的泵房,3台大型卧式离心泵正在运转。 “我们利用这三台机器对河水加压,上升53米后放入仓库。 ”泵站站长许征说,随着水位的升高,输水隧道被深埋在水面下,“以前站在水库上,从远处就可以看到隧道周围的水花。 现在每天都有90万立方米以上的南水入库,但水面却像镜子一样平坦。 ”。

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年7月,9级泵站投入运行,已有3.6亿立方米的长江水逆向输送至密云水库储存,水资源战术储备增加。 在增加和减少期间,密云水库的蓄水量逐渐上升。

节水年平均超过1亿立方米

北京水资源严重短缺,南水进入北京前,人均水资源量为200立方米,仅为国际缺水警戒线的五分之一。 在这种严重缺水的情况下,市政府统一利用水资源,厉行节约,每年节水超过1亿立方米。

通州东南姚辛庄村,森林葱郁,是东南郊湿地公园的一部分。 但是,仅仅三年前,这片广袤的湿地、森林还跟在天莲花的叶子上。 每逢夏天,生产的一辆莲藕都会运往八里桥、新发地等农贸市场。

藕塘农业耗水量大。 去年秋天,通州最后3万亩藕塘排水,按每100亩每年5万立方米计算,这意味着每年至少节水1500万立方米,多于7个昆明湖水量。

近年来,本市相继调整高耗水粮作物种植60万亩以上,新增改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以上,农业用水总量年均下降4000多万立方米,占总用水量的比重降至不到20%。

在工业方面,也通过产业调整、工艺创新、用水指标严格控制等方法,实现了工业用水新型水的零增长。 水资源调度中心副主任王俊文表示,年,本市再生水的采用量已经超过10亿立方米,大型热电公司的冷却水全部采用再生水,提高了循环利用率。

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根据市节水中心的数据,从年到年,本市在gdp年均增长率为10.5%、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.5%的情况下,用水总量年均增长率仅为0.6%。

保水生态建设保持清水

每年汛期,密云水库上游的潮河、白河饱饮雨水。 近年来,为了保持自然降水,密云区以生态修复、疏浚河道为先,治理84条中小河道,并以恢复植被、保持水土、隔绝污水、解决垃圾、快速发展绿色产业、减少水源污染为重点。 不仅留住了雨水,还实现了清水下山、净水入库。

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“水上涨后,必须进一步确保水质。 》水库管理处水环境监测分中心主任潘詹先生表示,目前,监测频率加密到每周一次,水质经常维持在地表两种,符合饮用水源标准。

为了保护这个池塘的净水,密云区、市水务部门多年来做出了极其困难的努力。

翁庄镇石马峪村位于水库南岸,与水库地区相连的小岛上草木茂盛,像一片人迹稀少的原始野生林。 仅仅两年前,这里是一个有农户、有果园、有玉米田的普通农村田地。 与此相同的库岛,那一年共有94个。

抽烟、耕作,难免受到污染。 据密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,从年下半年开始,密云区开始清理94个仓库岛屿,不仅不能种植粮食种子果实,人口也全部迁移,用于修复生态。 沿着155米的海拔,水库核心区建设了300公里长的包围网,禁止游客进入。

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年8月,密云水库管理处和密云区生态处理、农业局、环保局等7个部门联合抽查90名执法人员,组建密云水库联合执法大队。 处理了从“九龙治水”到“一龙护水”,多头管理监管责任不明,执法效率不高等问题。 此外,不老屯、石城、冯家峪等密云水库周边7个城镇还成立了1200多人的保水队伍,对库区230多个进出口实施全天候护理。

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万家保水物语

离开故乡,建造水库,多次转换生产……这大半个世纪以来,古老的万一家的生活,都是围绕着密云水库转的。 这水改变了他们的命运,完成了他们的新生活。

下午3点,47岁的万明泉轻摇双橹,乘坐暗红色细长渔船向水面中央漂流,为了保护水质,所有渔船都用最原始的手摇船,往往需要两个小时才能下网到达最适合捕鱼的地方。 寒冷的天气使他的脸颊通红,走到小岛上,他看着水面,神秘地说:“在这水下,有我们古老的村庄。”

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出生于1970年,万明泉完全不知道仓库的故乡。 他只知道老村在父亲小时候就给他讲的水库故事中的大致位置。

他的父亲万景林现年82岁,当时是5.63万水库移民之一,1958年建造水库时,他20多岁。 在那个岁月里,老人至今仍沉浸在感慨中。 马车会拉出所有的房子。 万先生说,所谓的所有房子,其实只是家人衣服的被子、粮食、少量的财产。 全村人帮助老人和孩子,走了整整一天,来到了现在的金叵罗村。 “新村还没建成,依靠金叡罗的人们收拾房间、一半的地方,为大家伙们周转居住。 ”。 一个小院子最多住四五户,新村建成后陆续搬家。

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刚卸下自己的行李,村里的大力士们就带着返回,回到了水库的建设现场。 “当时没有大机器,都是人工抬土搬石头的。 我们的水库,有20万人开车挤了出来。 一年防洪,两年建设,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奇迹。 ”。 万一脸上很自豪。 直到1960年水库顺利完工,农民们再次回到土地上,背朝着黄土继续努力耕作。

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新村耕地很少,很多村民在水库里用网箱养鱼,养的鱼又软又香,卖得像火一样。 1992年,50多岁的万景林带着儿子万明泉加入了网箱养鱼的热潮,在水库内湖的水库下投入了4个5米见方的大网箱。 “一箱能产出万八千斤的鱼。 年收入两三万。 ’20出头的万明泉很快就成了村一二的“富户”。 盖了新房子,娶媳妇生了孩子,万明泉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。 父母上了年纪,今后养家的责任就在于自己,用这个网箱养鱼的收入,足够养活五个人。

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2002年政令改变了这条“富路”——北京市政府按照“饮用水源基地不从事人工渔业生产”的国际惯例,限期取消密云水库网箱养鱼,彻底处理饲料沉积物和鱼粪造成的水质污染,净化水库地区环境,保护首都饮用水源。 水库里53.3亩的网箱、65万公斤的网箱鱼都不能生存了。

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万明泉有点蒙,已经60多岁的万景林也和儿子一起烦恼,但他明白养鱼确实污染了水源。 不久,万明泉就想到“养牛”。 那时密云水库蓄水量约10亿立方米,只有这“一碗底”的水,曾经茂盛的水草全部露出,库旁是天然的牛场。 万明泉拿出养鱼时积攒的5万元积蓄,买了30头肉牛。 吃仓库旁边的野草培育的牛,销路特别好。 到了年,他一年能挣十几万,生活很富裕了。

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让万明泉意想不到的是,年初,随着南水北调补充密云水库,原本裸露的河床渐渐溢出湖水,自己的“天然牧场”岌岌可危。 并且,为了确保水库水质的清洁,密云执行了更严格的保水措施,一级保护区内的小规模养殖户全部退役,43个村庄全面禁止饲养牲畜。

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牛场在清退范围内。 父亲万景林此时已经快80岁了,但有些并不混乱。 1975年入党的他对儿子说:“保护水源。 这是国家决定的红线,我们不碰红线! ”我劝道。 听了父亲的话,万明泉卖掉了最后的肉牛,彻底告别了自己砖砌的牛棚。

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不能养牛。 你要做什么? 为了安置这次拆除养殖畜禽的农民,密云在库区组成了“保水队”,专门从事保护水源的事业,万明泉第一时间提交了名单。 满足各项条件后,“上岗”很快成为溪翁庄镇政府的保水队员,保护着保水大队第七分站的闸门。 在捕鱼期间不上班的日子里,持有密云渔政颁发的“渔民证”的万明泉甩着他的红色渔船去水库捕鱼。

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然后,镇上开始创造“一村一品”特色民俗宴,万明泉所在的荞麦岭村因“荞麦宴”而名声大振,假日有许多游客到访。 万明泉一家也开了民俗院,新奇形状的荞麦面点心配上刚出湖的水库鱼吸引了许多食客。 现在万明泉的小日子再次变得通红。

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万一老家是密云几代“水库人”的缩影,为了保护水源多次献身,牺牲了个人利益。 他们的根扎进水库,那里有一个他们说不出确切位置的故乡。 他们的茎爬上水库的边缘,密云水库曾经给了他们丰厚的礼物——他们吸取这养分成长的叶子,守护着这片汪清水,无悔。

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信息链接

密云水库移民的三次迁徙之路

密云水库的三次移民持续了近半个世纪。

第一批移民从1958年密云水库建成之初开始,为了保证密云水库的施工和洪水,分两次搬迁了仓库内的65个村庄,进行了清库。 不到9个月,将搬迁5万多人进行安置。

第二次移民发生在1974年。 密云水库蓄水水位达到153米,是水库建成后水位最高的一年。 仓库地区的“压宝地”( 157.5米以下)大部分浸水,仓库边缘的部分村舍浸水,生产生活困难。 为此,密云县决定将一些村庄再次搬到水库南部定居。 从1974年到1976年,13个村子的近4000人搬到了水库南部的十里堡、西田各庄。

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第三次移民始于1995年。 经过这几次移民,密云县90%的村子里有移民家庭。 水库总面积33.6万亩,占用耕地24万亩,占当时全县耕地总面积的三成多,到20世纪90年代初,水库周边地区人口已经严重超载。 国务院决定将水位155米以下、生活条件恶劣的15000人移出仓库。 1995年第一批移民移民移民,经过6年,从密云水库周围分成3批移民12484人转移到通州和顺义,2724人选择了亲戚和朋友。 他们的住房条件比以前好,耕地、就业道路比以前多,特别是孩子受教育的条件得到改善,为他们摆脱贫困、富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。 密云水库周边地区人口超载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缓解。

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信息存储器

密云水库档案

密云水库是华北第一大水库,素有“燕山明珠”之称。 1958年,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,首都北京的生产生活用水开始紧张,为了保证首都供水,同年6月,水利电力部与河北、北京相关部门共同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建议,9月开工建设密云水库。 提案很快就会得到批准。 那个建设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。 水库建设期间,日理万机周总理6次亲临现场指导工作人员,协助处理重大决策问题。 1959年9月10日,毛泽东乘坐密云水库视察工作人员。

“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如何来的?”

在设备不齐全、条件艰苦的情况下,经过20多万人的团结合作,1960年密云水库终于建成。 设计时,首要承担防洪、供水、发电、养鱼四大功能。

1960年至1981年,水库承担了向京、津、冀地区全面供水的任务。

1982年以后,为了缓解北京市缺水的局面,经国务院批准,停止向河北、天津供水,首要承担了北京市的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。

自1999年以来,本市经历了连年干旱,设计库容43亿立方米的密云水库长时间保持低水位运行,从2002年开始,北京削减工业供水,密云水库首要负责北京市城市生活用水。

截至年11月,蓄水量仅为8.817亿立方米。 当时,甚至海拔最低的库岛也露出水面,荒草、林木渐渐落地生根。

年末,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,长江水千里援助,承担着城市7成饮用水供水任务。

年末,密云水库输水工程正式启动,春夏秋三季,每天约100万立方米的长江水通过泵站上涨,逆向输送至密云,充实“水家底”。

(记者王可心)

免责声明:大公报业网是一个完全人工审核编辑的开放式分类目录网站,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,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@163.com,本站将予以删除。